經濟史期中報告


94208048 經三乙 李純瑜

l   城市是否讓經濟生活更美好?

l   西方同時期之都市規模遠遜於中國,原因為何?

l   夜市歷史為何?其經濟功能又為何?


<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在古代文獻、認知中,“城”和“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之間並無必然的存在聯繫,只是到了周代,隨著城或市的發展與變化,它們才逐漸含有“城市”的意義。然而城市究竟是否讓經濟生活更美好?我想在到達某階段來說是的。

在幾次討論中,大家幾乎都認同人類走向農耕是必然的,開始定居後,漸漸開始出現以物易物的形式,原因就來自基本的機會成本概念,整體而言,能因此提高生產效率。而交換的處所,也形成市,後又因自然條件;經濟、交通狀況、軍事需要等等不同原因轉變成不同種類的城市。剛開始的城市,規模不大,但也達到穩定社會的功能,讓定居的生活可以漸漸更安穩。社會生產力的普遍提高,各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尤其是農業經濟內部結構的變化,及農業經濟商品化部分的不斷增長,從而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推動力,而城市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農業經濟商品化程度的擴大和加深。

來到中古時代,相較東方,西方的城市因受封建等因素使城市發展大不如東方,而此時中國卻處於最繁華的唐、宋時期,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跨國的大型商業往來,彼此交換有無,也讓人們經濟生活更活絡,也促使貨幣流通更頻繁,也可達到貨幣創造財富的結果。只是漸漸的,貧富差距拉大;在以往單純農耕社會中,差別在於土地的大小與沃貧,差異不大;但有了大型商業活動,獲得大量利潤的是少部分人,但雖如此,整體社會財富是向上增加的。

到了大航海時期,歐洲已開始轉換經濟重心,開始有中西地位轉換的前兆。最大的轉捩點就是工業革命時期,西方城市大幅改變,科技化同時也擁擠化,農民蜂擁而入,努力想提升生存條件,直到武器發展,開始有戰爭後,人們又大幅移往郊區;而相同時期,中國卻是走向封閉而停滯不前的情況。

史賓格勒有個挺有趣的看法:為什麼近代西洋人老是認為中國人停滯、俄國人野蠻?因為中國人早已進入文明階段,西洋人正處於成熟的文化階段,俄國人仍在青嫩的文化階段。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可知,城市在發展到某一階段時,對經濟生活是有提升的,一旦城市過於繁榮,便會衍生出許多相關問題,像是現在全世界都有環境汙染等等負面情形,我認為就是因為城市已經達到頂峰,而且現在大家所重視的經濟指標也不再是以往只在乎金錢部分,而是加入"綠色國民所得帳"等等相關概念。

也就是說,到達現階段的城市,我認為史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中所提城市、都會極盡宏偉壯麗之能事,包含已經確定的、已經生成的事物,表現得整個莊嚴肅穆的死亡象徵。確實有它的前瞻性與意義存在。

中國到了宋朝時期,都市已相當有規模,商業活動也相當發達;反觀同時期的歐洲,確實行著莊園制度,後期城市興起,規模也遠遜於中國。我想,這是與中國的悠久歷史是有關的。中國因為以農立國,經過幾個朝代更替,經濟相對西方來的穩定,在種族上來說,並不同於西方雜亂統治,就算有過朝代為外族統治,他們也深受中原洗禮,將許多原有之優缺加以改進。簡單來說,一個民族在一個區域相對安定的發展,縱使政權改變也沒改變生活方式與型態,反而是向上改善,不斷累積資本與生活條件,達到都市規模很大的能力,這是西方當時所沒有的條件。另外中國幅員廣闊,宋代時又大興水利,廣闢荒田,讓農業發展更迅速,養活人民,也使生活更好,國內人數大增,促使商業更加繁盛,當時已有廣州、揚州、汴京三大與外貿易的大都市,與東南亞國家商品往來熱絡,同時更因為貨幣的形式改變,提升了貿易的便利性,這一切都促使城市規模擴大。更重要的是,宋代取消了以往的夜禁與坊市分離,改成坊市合一,並使夜市合法化。而當時工商業與發展高到幾乎成了國家稅收的主體,瓦子、青樓、酒館、茶坊甚至是匯兌所(類似今日的銀行)、當鋪到處林立,商業發達,城市規模大。

然而當時的歐洲,正處於中古(黑暗)時期。西歐實行封建制度,根本還沒有城市,人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莊園貴族住在莊園的中央,四周是農奴及農地,生活條件極差,常有疾病,人口尚少。此外,在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下,商業是幾乎被阻斷的。他們當時尚無遠洋貿易,頂多在地中海地區有些交易,經濟是相當封閉的。後來城市興起,也是在南宋中葉以後,「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在農奴長期被欺壓後,城市一興起,農民爭相擁入城市,莊園經濟才漸漸崩毀,轉成城市國家。也就是說,在中國處於城市、商業繁盛的宋朝時,歐洲才正從莊園經濟轉向城市,城市規模遠遜於中國。

在台灣,夜市是很重要的一環。古代,人說日中為市,但現在卻已衍生出夜晚才開放的夜市,我想可能原因來自於需求的不同。以往所謂的市,起出源自交換東西的動機,大家是為了生活所需,趁天尚未黑來到共同聚集地,交換彼此的東西;但隨著城市的形成,商業活動的活絡,人們已有足夠的生活所需品,交易模式也由以物易物的方式改為貨幣買賣的形式,人們在省去許多繁瑣的生產時間與尋找成本,有更多時間去享受白天工作後夜晚的休閒時間。而在宋朝,也讓業市正式合法化。而台灣的夜市怎麼形成的呢?台灣的夜市最早在舊都市中心(如台北市的大稻埕)出現,它們由小吃攤的聚集逐漸聚市而形成夜市。原本是趕集式的,大概就在廟附近,有廟會或活動時,許多小吃攤便聚集在廟前廣場叫賣,像士林夜市便是在同治3年,在慈諴宮前的廣場開始的,在聚集多後,漸漸演變成定期式的。夜市快速興起是源自在台灣勞力密集、小型資本為主的製造業於1960年代興起後,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機所造成的訂單退貨下促使夜市成為切貨及低價品的銷售中心。也提升了夜市的地位與重要性。

轉變到如今,商場發達,夜市卻仍屹立不搖,並未被取代,原因就來自於它帶給人們的商品不同於現代化高級的店家所提供的,他是大人回味的地方,小孩玩樂的天堂,有便宜又好吃的小吃,和許多平常玩不到的傳統小遊戲。除了表面上看到可以吃吃喝喝外,它提供人們一個休閒的環境,不用花大錢的小品休閒,同時可以感受台灣習俗,體驗為人稱道的美食;另外也提供另一種就業機會,許多想有高收入卻苦無龐大資金的人們,可以成為攤販,一旦打響知名度,也可獲得相當高的收入,而這又可促進社會階級的流動。同時,夜市又有聚集經濟,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經濟更繁榮,雖然他是地下經濟,在國家統計上並沒被列入,但它確實也帶來經濟利益。

 

l   參考資料:

史賓格勒 西方的沒落

余舜德研究員《臺灣夜市的文化與經濟》《台灣夜市的歷史與政治經濟研究》

閔學強《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歷程》

維基百科

龍騰書庫-中世紀背景資料 http://www.millionbook.net/xh/626/default.html

歷史科中學教師進修網 http://www.education.ntu.edu.tw/school/history/index.htm

歷史文化學習網http://culture.edu.tw/affair/index.php

鳥瞰中國千年史-宋朝:世界近代化的序幕http://blog.chinaunix.net/u/12591/showart_74066.html

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網-西方的沒落 讀後http://sjgds.jianwangzhan.com/cgi-bin/index.dll?page0?webid=jianwangzhan&userid=319821&columnno=8&articleid=3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