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源起:

中國國際貿易起源甚早,早在漢朝便有絲路的出現,我們以歷史演變及路線等方向著手,瞭解絲路。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中國與週遭鄰近國家多有絲路交流,有的更遠至中亞等地,然而令我們吃驚的是對象竟無緊鄰中國北方的俄羅斯。但如今中俄卻全力推動兩國新絲路合作,造成如此大轉變的因素是什麼?又新絲路究竟為何?

------------------------------------

中國絲綢之路新局面-中俄現代絲路


. 絲綢之路簡介


一、絲綢之路的定義


現今的絲綢之路此用詞,是來自一個外國學者的命名。在很早之前,中國與三大洲的古代文明已有交流,但這些交流的路線並無統稱,直到1877年一位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才在他的名著《中國》書中首次提出「Seidenstrassen」絲綢之路這個詞。

後來,在學者們不斷研究後,絲綢之路被定義為古代和中世紀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經印度、中亞、西亞連接北非和歐洲,以絲綢貿易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


二、 絲綢之路簡史


考古發現,其開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甚至更早期。中國是絲綢的故鄉,目前可知的,不會晚於新石器時代。

絲綢令西方國家著迷,更被視為古老東方國度的文化表徵。中國到了殷商時代已經有許多花紋的編織,後來到漢代時,絲織品更堪稱藝術,約在西元前3世紀時已傳到大夏,西傳後大為流行,當時大家認為絲綢就像神物。而這絲綢熱,很快就傳遍歐亞大陸及北非,同時也開始帶動兩邊各式器物、文化的交流。

然其全線貫通,是因為西漢時期的張騫出使西域,其實當時動機是政策因素。當時北方的匈奴一直侵犯著中國的邊界,漢武帝本想聯合西方地區的國家,一起來夾擊匈奴,因此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修築長城、設置河西四郡 (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屯兵把守、設立烽火台,同時保障沿途商旅的安全。雖然最後沒有聯合成功,卻建立了中國政府與西域各國正式的官方外交,從此以後,絲綢之路繁榮起來,它把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幾個文化地區,如東亞、南亞、西亞、北非和歐洲聯繫起來。

東漢時,班超出使西域讓其更加暢通。但之後中國內患的不斷增加,西域內部亦紛爭不斷,中國為了防止被西域的動亂波及,經常關閉玉門關,最終使絲路東段天山北南路的交通陷入半通半停狀態。不過整體而言,漢朝促使絲綢之路全線開通,沿途民族和國家積極參與,形成了絲綢之路歷史上第一個繁榮時期。

到了魏晉南北朝,中原戰亂頻頻,大量漢人就沿著絲綢之路向西逃難,促成中國文化的西傳。同時,許多來自印度、中亞的佛教僧侶來到中國,如鳩摩羅什,帶來佛教和文化新血;中國佛教學者也開始西行求法,著名的有法顯西行。魏晉南北朝雖然是個混亂的時代,但卻大量加深中西文化的交流。

直到唐代盛世,絲綢之路進入第二個繁盛期。隨中國漸漸繁榮,西北絲綢之路再度引起中國統治者關注。不僅維護了絲路的暢通,更制定了相關的保障制度;原先斷線的天山南路重新開放,還另外打通天山北路的分線。中國控制了絲路上的一些地區,並建立穩定而有效的統治秩序,從唐太宗開始,各國皆尊稱唐朝皇帝為天可汗,這就表現著以中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也是絲綢之路暢通的重要保證。當時統治者鼓勵中外文化交流,可唐朝的文學藝術及朝廷官員任用中看出。當時的首都長安,宛如世界文化中心。

後來發生了安史之亂,河西、隴右的軍隊都被調回中原為了鎮壓叛亂。吐蕃乘機佔領河西,使得絲路路線轉為草原路線。唐以後中國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南方對外貿易明顯增加,也漸漸轉向海上絲綢之路。

接著從五代十國開始,絲路上往來的轉為民間的商貿團體為主,很少國家使團。宋朝與西方之間的聯繫,主要是利用海上絲綢之路進行貿易和交流,且中亞地區在約五代時已開始信仰伊斯蘭教,不再看見傳統的佛教僧侶往返印度取經。而到了蒙古帝國從北方草原崛起,使得絲綢之路再度繁榮起來,轉為歐洲的使者、傳教士和商人沿著絲綢之路到中國的元朝,不過已不再是以商人為主導的絲綢之路了。

明朝時期的海路交通十分發達,越來越多西方傳教士走海路到達中國,帶來了西方文明同時也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促進了中西關係的新氣象,而西北絲綢之路卻漸漸衰落。此外,中亞地區的持續乾旱,造成綠洲消失,使一度昌盛的西域古城化為廢墟,路上絲路也因而柔腸寸斷,一蹶不振,終被海上絲路取代。


三、絲綢之路的路線


其實"絲路"並不是只有一條,而可概分為三條。

西南絲綢之路(西南古道)

其形成最早,從成都出發,雲南大理為中心,向西南進入印度的貿易路線。

西域絲綢之路

從西安出發,往西行經過西域,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一般來說就分成南道、北道和新北道,也就是在敦煌之後,就分成三路,南道是敦煌經陽關至新疆的樓蘭,之後沿塔克拉瑪乾沙漠的南側西行,在翻越蔥嶺之後,就一直西行經中亞各國;北道是在敦煌之後,經玉門關至新疆的吐魯番,沿塔克拉瑪乾沙漠的北側直行,兩路最後在伊朗會合再前往歐洲。新北道形成的時間較晚,在甘肅敦煌北行或安西沿新疆天山以北西行,經昌吉、伊犁、經過哈薩克再與北道會合,而北道在新北道出現後,又稱為中道。

海上絲綢之路

從泉州、廣東出發,搭船往南洋(東南亞)繞過麻六甲海峽往印度、中東,最後抵達歐洲。


四、 交流商品


西域傳向中國

食物如葡萄、核桃、胡蘿蔔、胡椒、波斯菜(即波菜)、黃瓜(漢時稱胡瓜)、蔗糖等;從西域傳來的香料有很多,如印度的胡椒、薑,阿拉伯的乳香,索馬利亞的蘆薈、安息香,北非的迷迭香,東非的紫檀等。這些香料滋潤了中國人民的生活,特別是上層社會的生活,而且許多香料實際上都是作為藥物使用的。

植物、皮貨、藥材、珠寶首飾和稀有動物如安息(今伊朗)的獅子,還有廣為人知的烏孫馬及汗血馬等也隨之傳入中國。

此外還有宗教及文藝方面。如琵琶、胡旋舞;波斯的吞刀、吐火、埴瓜等魔術;倒立或各種驚險動作的雜技。唐朝宮廷中十分流行的波羅球戲,即是來自波斯的一種馬上球戲,唐太宗、唐玄宗都是擊球能手。其流行到明末才漸漸失傳。

中國西傳

除了鐵器、金器、銀器、鏡子和其他豪華製品外,還有食物如桃樹、梨子等,可從其在文獻中稱之為「中國果」、「中國王子」看出。當然,還有一種重要的輸出品是茶葉。香料則是肉桂,他也出現在阿拉伯文獻中,被稱之為「樹皮」,並說是中國的出口品。黃連等中國的藥材,也成為西域人眼中的貴重藥材。

中國的四大發明(印刷術、造紙術、火藥和指南針)遠播西方;古代的中國醫術也隨著煉丹術傳入阿拉伯地區。


五、 絲綢之路的影響:


1.      絲綢之路的開通,打開了人們的眼界,增進了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和聯繫,並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如西域特產的葡萄酒經過歷史的發展融入到中國的傳統酒文化當中,為東亞人的日常飲食增添了更多的選擇。

2.      促進了中國的畜牧業發展和牲畜品種的改良。

3.      絲綢及中世紀的瓷器使中國在與西方長達數千年的經濟交往中一直處於優勢地位。

4.      中國富強,而各國貧弱也沒有本地發行的錢幣,因此多把流入中國的貨幣當作通幣,扮演當地貨幣的角色。所以海外對中國錢幣的需求持續旺盛,造成中國錢幣在海外貨輕錢重的現象。

5.      絲綢之路是以經濟為中心的物質文明交流,不僅豐富了絲路沿線民族、國家的物質生活,還對社會結構和文化進步產生重要作用。如中國四大發明傳入西方,促成了歐洲中世紀的結束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造就了大航海時代的發生與發展。


. 俄國貿易史簡介


一、 序言


中國與週遭鄰近國家多有絲路交流,有的更遠至中亞等地,然而對象中竟無緊鄰中國北方的俄羅斯。究竟古代俄羅斯的貿易對象為何?他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又是如何?

基輔羅斯時期862-1240

因為基輔的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以及對外貿易的興盛,基輔羅斯在西元十世紀左右就開始使用貨幣。南方的拜占庭帝國是主要貿易的對象,和北日耳曼人、阿拉伯人也有貿易往 來。用毛皮、蜂蜜等向拜占庭帝國換取武器、酒、絲綢和白銀、黃金。在伏爾加河流域也可和中亞商人換取中國的絲綢、印度的香料。也曾以武力威脅拜占庭帝國和 他定訂商業條約,可見其重要性。

蒙古統治時期1241-1480

蒙古並沒有實際統治羅斯,而是保留各公國的封建政權,但各公國要向蒙古人納貢。蒙古帝國瓦解以後,亞洲草原陷入文化和政治大分裂的狀態。直到16 紀伊凡四世消滅伏爾加河流域的兩個韃靼汗國,建立起由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俄國人介入了亞洲草原的商貿活動,同時充當西歐、中歐和北歐各國與亞洲 草原和中國商業貿易及文化交流的中繼者。他與東方諸汗國﹝烏茲別克、哈薩克、鄂圖曼土耳其、伊朗等﹞建立起廣泛的商業貿易聯繫;與明朝也積極從事西亞和中 歐之間的轉手貿易。1553年更建立了英俄之間的北方航線,俄國充分利用此航線,大量出口毛皮、糧食、大麻、動物油脂等換取以酒、武器、呢絨為主的西歐商品,再轉手販賣謀取巨利。


二、 俄國的對外貿易(蘇聯之前)


波斯

14世紀到15世紀俄國和波斯(今伊朗) 經通過伏爾加河─裡海航線展開通商。阿斯特拉罕是俄國和伊朗之間貿易中心。俄國政府在此地設立商業會館,負責接待過往商客、儲存貨物和進行商業活動。阿斯 特拉罕也設有專門向東方商人徵收入境稅的機構。俄國的毛皮,伊朗、土耳其、中亞的紡織品,印度的香料和樹膠是重要的商品。16世紀末鄂圖曼土耳其佔領亞塞拜然,俄國和伊朗之間貿易商路轉移到裡海東岸。17世紀鄂圖曼土耳其撤出高加索地區,裡海西岸又回覆昔日繁榮。

鄂圖曼土耳其

16世紀初,雙方主要透過頓河進行聯繫。俄國的毛皮、皮革和鐵製品,土耳其的斯紡織品、珠寶和香料,是雙方交易的主要貨物。

中亞

俄國商人和中亞商人主要在俄國邊境阿拉斯特罕、喀山等地進行交易。伏爾加河上游的喀山是僅次於阿拉斯特罕的貿易中心。自16世紀中期,中亞商人常來到喀山,出售東方紡織品,諾蓋草原牧民(又稱為高加索蒙古人)也到喀山販賣馬匹。中亞商人換走的是該地的特產,毛皮、皮革、蜂蜜和蜂臘等。

印度

早在10世紀古代羅斯商人就已經在高加索山、中亞、近東和埃及等地,與來自印度的商人進行交易。17世紀初,印度人首次出現阿斯特拉罕,他們經營出售的商品主要有棉織品、絲織品、香料和藥材。17世紀中,印度和俄國就有官方的往來。17世紀末,印度人藉由銷售各國貨物賺取中間差額,印度人活躍的情形有損俄國利益,俄國沙皇還為此頒布命令,禁止印度、中亞和其他東方商人進入喀山等城市進行貿易。

西方

俄國商人在16世紀就在白海港口和英國人、荷蘭人有貿易往來。英、荷商人從俄人手中購買印度商品,俄國商人向英、荷商人買玻璃製品、紙張等,再轉銷東方各國。18世紀初,彼得大帝時極力西化,設立領事館推展和英國、荷蘭的貿易。輸出皮革、毛皮、糧食為主,輸入則以絲織品、呢絨、糖、酒、茶葉等奢侈品為主。

1315世紀間也透過波羅的海和日耳曼人進行貿易。雙方甚至簽定「漢撒同盟」。


三、 俄國的對外貿易(蘇聯時期)


基本上是內向型經濟且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不均(重工業和輕工業之間差距非常大)。當時對外貿易的國家主要為:東德、斯洛伐克、保加利亞、波蘭。出口商品主要以機器、交通運輸工具、能源、礦產和紙製品為主;進口商品則是食品、紡織原料和機器設備為主。


四、 俄國與中國的交流


俄羅斯是從西北邊的莫斯科開始發展起來的,歐俄平原氣候較東邊的西伯利溫和許多、交通也比較方便,所以早期俄國東方的人口並不多。再者,早期俄國和中國之間商品的需求並沒有很大,一直到明朝,中俄之間還是指存在著透過中亞各國的間接貿易,直到清初中俄之間貿易才日益密切。

清初因中俄邊界長,雙方不斷發生邊境糾紛,所以訂定《尼布楚條約》以約定雙方行為。除了明定雙方邊界,條約中也明確規定「凡持有兩國護照者,俱得過界來往,並許其貿易互市。1693年彼得一世派遣以伊‧義傑斯為首的外交貿易使節團來到北京,清政府應允:俄羅斯國貿易,人不得超過兩百名,隔三年來京一次…俄國開始向中國輸出毛皮,而從中國輸入棉布、綢緞和寶石等。因為中國對俄羅斯毛皮需求很大,1698年清政府頒布法令,准許俄羅斯每隔一年派遣一次商隊。然而因為毛皮利潤極大,開始有走私的行為,因為毛皮的大量湧入,終於還是造成了北京皮貨嚴重滯銷的局面。1917年,清政府通知俄方:數年勿再派遣俄商來京。經過俄方多次協商,終於在1728年訂定了第二個平等條約《恰克圖條約》。條約內容除重申《尼布楚條約》相關規定,貿易方面,規定俄國商人每隔三年去北京一次,人數不得超過200人,邊境貿易新增恰克圖和楚爾海圖兩個點。此條約簽訂後,雙方貿易漸漸由北京移轉到恰克圖。18世紀和19紀,恰克圖和中國的廣州並列清朝前期中國的對外貿易基地。《尼布楚條約》應許俄國邊境免稅;《恰克圖條約》也有免貿易稅的的規定;這導致俄國相繼對清朝提 出免稅的要求,其他西方國家也向群起傚尤。尼古拉一世時俄國在中國要求「勢力範圍」併吞黑龍江及東三省,和其他列強比較不同的地方是俄國要求割地賠款和免 稅通商較多,使中國喪失權力的條約內容較少。俄國除了併吞中國土地,也積極在中國東北建造鐵路。蘇聯時期,俄國主要與東歐國家貿易,和中國貿易較少。

一開始雙方的貿易市透過中亞商人的間接貿易。中國人用紡織品向俄國人換取印度的香料、俄國的金銀器皿等。《尼布楚條約》訂定後,中國人對俄國的毛皮需求大増,俄國人用毛皮跟中國換取大量的棉布、綢緞和寶石等。清末以後,絲綢和茶葉為中國對俄羅斯出口的重要產品。


. 現代絲路-新歐亞大陸橋


一、現代絲路的前奏:西伯利亞鐵路


要討論中俄貿易,甚至是擴展到歐亞大陸上的國際多邊貿易,就不能不提到亞歐第二大陸橋,但在這之前要先介紹亞歐第一大陸橋,也就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它是拓展中俄貿易的一個重要關鍵點。

把時間從蘇聯解體向前推1001891年西伯利亞大鐵路破土動工。位於亞歐大陸的北端,橫貫整個西伯利亞。西起莫斯科,跨越八個時區和16條歐亞河流,沿途經1000多個車站,一直通往日本海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總長9200多公里,這就是被稱為俄羅斯脊柱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從歷史發展得角度看,它意味著古老草原道路的復活,是歐亞大陸交流走向現代化的標誌。然而在特定環境的支配和影響下,本來輝煌壯觀的大鐵路直接地成為俄國建立遠東霸權的工具。

歷史背景

       19世紀末期,俄國開始進入工業化時期。沙皇關注起西伯利亞地區尤其是戰略地位。為了牢固地佔有這片遠離歐洲的土地,也為了實施沙俄蠶食亞洲的遠東政策,沙皇決定修建一條貫通整個西伯利亞的大鐵路。

        地理環境和氣候造成鐵路修建的巨大阻礙另外作為歐洲經濟比較落後的一個國家,沙俄幾乎要傾盡國力才能承擔起驚人的費用經過13年的艱辛努力,1904713日,這條世界最長的鐵路幹線才開始部分通車。

經濟作用

    縱貫西伯利亞的大鐵路的建成,使歐亞大陸東西行程由原來的35天縮短到20天。相較而言,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取代歐亞大陸之間原先經蘇伊士運河的海洋運輸路線,成為歐洲到中國的主要交通線。

俄國的棉花、毛皮、毛紡織品和工業品通過此線運輸到中國東北,在轉銷朝鮮和日本。中國的茶葉、生絲等產品也經由這條鐵路運輸到俄國,再進入西歐。

        鐵路帶動俄國移民潮,城市和跟鐵路相配套的工業興起,給俄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靠著鐵路帶來的勞動力與資金技術,西伯利亞一躍成為俄國的主要農牧業基地。同時,西伯利亞的工業也得到了大力發展。

政治作用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對當時的中國也產生了相當影響。

由於當時的沙俄一直覬覦中國的東北地區因此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建設在俄國的侵略政策中佔有重要地位俄國財政大臣維特主張,大鐵路幹線應透過中國東北直達海參崴,以便拉近中國東北與俄國之間的聯繫。

恰馮滿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被迫簽訂了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俄國便聯合德法兩國進行干涉,使日本不得併吞遼東半島。俄國因此迅速獲得清政府的好感,也乘機秘密制訂了所謂的亞洲黃俄羅斯計劃。這一計劃的基礎,便是在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同時,修建穿越中國東北並南伸至大連的鐵路。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對當時的遠東國際局勢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擔心喪失遠東軍事優勢,日本試圖干擾鐵路建設不過都沒有效果。

      1904年初,日以偷襲的方式向俄國不宣而戰。戰爭開始後,準備充分、擁有地理優勢的日軍果然取得了主動,連敗俄軍。俄方拚命趕工,在1904713日強行開通了西伯利亞大鐵路。靠著這條鐵路,俄國在短時間內從歐洲調動大量軍隊到遠東前線,挽回了敗局。正因如此,才有了妥協性的《樸次茅斯條約》。

整體效用

    綜觀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作用,不難發現再蘇聯時期其政治軍事意義還是比經濟文化意義大的多。然而隨著蘇聯解體、國際局勢緩和,作為亞歐第一大陸橋,西伯利亞大鐵路為世界發展和繁榮逐漸發揮應有的作用。從某個角度來說,它為俄國贏得了一個包括中國、朝鮮和日本在內的廣大市場,既可傾銷商品,又能獲得廉價的原料,同時也大大刺激了西伯利亞的發展。


二、新亞歐大陸橋


如果說將19世紀末貫通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稱為第一做亞歐(歐亞)大陸橋建設的序曲,那20世紀末開通的這條鐵路大動脈可稱為第二大陸橋。亞歐第二大陸橋,是歐亞大陸交流史上的一座豐碑,從某種角度而言,是古絲綢之路的復興。

新亞歐大陸橋是指以橫跨亞歐大陸的鐵路運輸系統為中間橋樑,連接大陸兩端的海洋,實現海陸聯運的一種運輸方式,為國際合作運輸的一個新案例。

    這是一個受海內外輿論界密切關注的時,在1990919909121212分,當中蘇兩國鐵路交通部門的兩位副部長同時扳緊各自鐵路的最後一顆螺栓並高興地互贈扳手時,一座新的聯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亞歐大陸橋全線貫通了。

地理位置

  這座大陸橋東起中國的連雲港、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途經江蘇、山東、河南、安徽、陝西、甘肅、山西、四川、寧夏、青海、新疆11個省、區,到中蘇邊界的阿拉山口出國境。西行出域穿越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地區,經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德國到荷蘭鹿特丹的鐵路聯運線,全程長達11000公里左右。

    以亞歐大陸橋為紐帶,它將中國與獨聯體國家、伊朗、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德國、奧地利、比利時、法國、瑞士、義大利、英國緊密相連。它對環太平洋經濟圈的協調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也使中國與世界大市場的連接更緊密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sh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